▲10月15日网友拍摄的儿童照片。图/新京报视频报道截图 据新京报视频报道,10月15日,有网友举报称,在四川省石棉县一段路段亲眼目睹一家人带着孩子表现得像狗一样,立即报警。雅西高速交警16日发布消息称,经确认两人均来自“普通家庭”,户口在云南省南涧县。云南省南涧县警方承认,孩子们的行为是父母独特的教育方式造成的,不存在虐待行为。南江县民政局表示,这个家庭接受了回归自然的教育理念,经调查没有发现贫困或虐待的证据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褚朝晖认为,回归自然,需要共同努力。通过自然参与和体验,思考社会发展,实现教育均衡。从目前警方和民政部门的反应来看,已经排除了拐卖儿童、家庭贫困、虐待等情况。但关于“普通家庭”的初步结论也更令人费解。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导致孩子变成了“野蛮人”?从网友发布的视频来看,男孩赤身裸体,举止像条狗。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连路人都感到震惊并报警。家长用自己的教学方式为孩子的异常行为辩护,细数是:“你不懂。”但无论采用何种教育方式,孩子的温饱都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。父母必须作为监护人保护孩子。还有,对于一个不能正常走、坐、站的孩子,还有什么“教育”呢?当然,在孩子们眼里在家长看来,这似乎是回归自然教育理念的贯彻。 “自然教育”的概念最早由思想家、教育家卢梭在其著作《爱弥儿》中提出,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。其核心是以儿童为中心,要求教育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。近年来,自然教育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,出现了许多类似的幼儿教育机构。父母受到这种影响是正常的。现代文明社会,教育理念的差异性和教育方式的多样化是公认的,但在此之前,目标是让孩子受到尊重,健康成长。裸体和像狗一样行为真的有助于孩子成长吗?尽管家长引入自己的教育方法的初衷仍值得商榷,但这种所谓“先进”的返璞归真的理念如果教育只注重原始自然状态,而忽视识字能力的发展和儿童作为社会成员应掌握的基本技能,那么它肯定走得太远了。真正的自然教育不应该把孩子变成与世隔绝的“野人”,重复古怪的行为,而应该建立在对自然的尊重和理解、融入社会的基础上,培养健康的人格和适应社会的能力。换句话说,孩子不是父母的财产,所以不能随心所欲地教育他们。撰稿/编辑:易然(媒体人员)/校对:徐秋英/李丽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