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修一新的随州博物馆迎来了一位特殊的“讲解员”:人形光子机器人。不远处的肉眼3D屏幕上,曾侯乙的编钟伴随着悠扬的音乐“飘”在空中,仿佛从千年尘埃中苏醒,十分引人注目。在推动民族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、实施促消费专项措施的大背景下,作为炎帝神农编钟故里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随州市,正在以文化旅游全面创新积极应对。通过整合各大景区升级改造、多元化业态创新、创意田园消费的“组合拳”,努力实现区域文旅竞争“破环”增长,开启消费新时代。今年国庆中秋期间,随州共接待游客301.23万人次,增加2人次比上年增长0.38%。旅游总收入15.73亿元,比上年增长22.24%。随州炎帝文化旅游区(祭祖祈福区)——炎帝神农风景区。图片提供:随州市委宣传部。主景区完善后,已将三个“主景点”融为一体。 “追随曾侯乙的足迹,2400年走进建于一年前的曾国宫,不仅能看到青铜器上千年的装饰,还能听到空气中虚拟的钟声,真是神奇。”来自安徽的游客魏先生在随州博物馆体验了“穿越青铜时代,遇见曾侯乙”虚拟现实项目,感到很惊讶。国家一级博物馆,拥有文物10000多套,其中一级文物334套。被誉为“青铜王国”。今年10月,随州博物馆完成全面改造工程,以“文化商品+科技”的新面貌重新开放。它将在六个主要专题展览中展出。随州博物馆随州炎帝文化旅游区(博览区)副馆长王胜辉表示,利用VR、AR等技术,打造地屏互动、数字声场等沉浸式体验项目,让游客仿佛穿越到战国时代,亲手“敲响”钟声。我们将体验从“了解文物”提升到“了解文物”。 – 随州博物馆。图片提供:随州市委宣传部。巧妙运用“科技牌”的不只是随州博物馆。全面升级的炎帝神农风景区也科技感十足。今年国庆、中秋期间元旦假期,10万名游客到访该国尝试新事物。新开业的科技剧场《炎帝神农寻迹》可以说是随州文化传承和科技创新的里程碑。它隐藏在 95 英尺高的炎帝神农雕像的基座中。以炎帝八功为主题,运用全息影像、沉浸式光影、声光营造出25分钟的光影幻境,让游客沉浸在“教民农耕”、“创历”的传说中。 “这个项目不仅讲述了炎帝与神农的故事,还将炎帝精神提升为连接历史与现代、地区与世界的文化符号。”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。随州拥有两张世界级文化名片:国家3A级、4A级编钟和炎帝。那里5A级旅游景区很多,但遗憾的是,5A级景区始终是“空白”。 2025年,随州市将有“大动作”。目标是整合炎帝神农风景区、随州市博物馆、曾侯乙墓三大景区,打造随州炎帝文化旅游区。在统一规划和品牌推广下,“星月”文化旅游格局已基本形成。全力争创国家5A级景区。目前随州炎帝文化旅游区(祖福区)充满了因地制宜的体验。新农学院每天都会上演喜剧《烧黄联盟》。在中草药手工皂香薰DIY体验区,游客不仅可以学习如何制作古代纪念品,还可以“闻香”、“识药”。 “爷爷一天不休息”阳阳亲子营创造多种互动家庭旅行者的生活休闲场景……多种业态的创新,开辟了“蘑菇之旅”与“车之旅”醋融为一体的新轨迹。除了磬、烟蒂,随州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香香菇的名片。今年3月,随州英特成功打破“最大品种蘑菇盛宴”吉尼斯世界纪录。公开数据显示,“中国食用菌之乡”随州在国内食用菌出口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。平均而言,出口的五分之一蘑菇来自随州。如何让优质“土特产”创造更大价值?随州当地著名食品企业品牌“古德拉克”给出了开工厂、发展工业旅游的答案。在全国5G智慧工厂“香菇麻辣烫”,游客可以穿过透明的游客长廊,亲眼目睹从香菇清洗到香菇生产的整个智能蘑菇生产过程。ng、配料、油炸、灭菌和包装成酱料。 “这种‘眼见为实’的体验显着提高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。”平原(随州)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涛介绍,公司立足当地资源优势,与湖北省农科院学者初步人才团队合作,正在计划在随县三里岗市建设特色生态蘑菇科学文化体验中心。项目拟建设5个展示温室,引入物联网、云计算、智能采收等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,配套游客接待中心、食用菌研究中心、食用菌博物馆等设施,将农业、文化、体育、旅游和产业现代化全面融合。 “如果重大改进景区是强化文化旅游消费的“大脑”,再创新“多元化业态的发展,就是打通‘任都两条通道’。”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今年以来,随州市抓好“文化旅游+”项目工作,不断拓展消费场景,让游客愿意停留。 10月25日至26日,2025年全国露营车大赛在湖北广水站拉开帷幕,来自全国各地的267名自行车选手参赛,展出了30辆各类型房车。此次活动的背景是随州市作为国内专用车行业领先地段的“信任”。目前,随州全产业链收入超过600亿元,尤其是房车产业更是呈高速增长。年均35%。聚焦“特种车辆+文旅”随州市正在从“房车生产基地”向“露营经济生态圈”跨越。 《随州市2025年政府活动报告》明确提出,建设连接景区的旅游“一号路”,以及休闲车露营基地,构建“快慢行”体系。田园创意消费 千年银杏谷以“淡淡乡愁”苏醒 在随州文化旅游版图上,与炎帝文化息息相关的银杏也是不可避免的“篇章”。 “洛阳现有银杏树520万余株,其中100年以上树17000多棵,1000年以上树308多棵,是保存完好的古银杏群落之一,被誉为“中国古银杏之乡”。银杏千年谷文化旅游区总经理王旭介绍,旅游总规划面积面积为26.1平方公里米。今年8月重新装修开业,打破以往秋季开放的形象,增设嘉义塔、下音村、编钟演艺堂钟、万年古树五棵等“十二景”,全年开放。尤其值得关注的是,公园内设有国内规模最大、技术最先进的银杏博物馆。明年将建成“银杏基因库”并举办世界银杏大会,使其成为全球银杏科学研究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。以裸露、大乐努瓦、西阳雷筑、日落谷、国际泵道、长江之家为代表的山地车公园等豪华民宿群,以及哈库比站记者季明月、编辑高静、校对付春明等为代表的豪华民宿群,是一种细致入微的体验式享受。